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怀嵩少因寄洛中旧知》
《秋夜怀嵩少因寄洛中旧知》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炉爇旃檀不称贫,霏霏玉露湿禅巾。

紫金地上三更月,红藕香中一病身。

少室少年偏入梦,多时多事去无因。

如今憔悴头成雪,空想嵯峨羡故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怀huáisōngshǎoyīnluòzhōngjiùzhī
táng / guànxiū

ruòzhāntánchēngpínfēifēi湿shīchánjīn
jīnshàngsāngèngyuè

hóngǒuxiāngzhōngbìngshēn
shǎoshìshǎoniánpiānmèngduōshíduōshìyīn

jīnqiáocuìtóuchéngxuěkōngxiǎngcuóéxiànrén

翻译
炉中焚烧旃檀木不算贫穷,细雨般的玉露打湿了僧人的头巾。
深夜里,月光洒在紫色的金地上,我身处红莲香气中,病弱的身躯难以自持。
年轻的少室山常入我梦境,但长久以来忙碌无暇,无缘再见。
如今我形容憔悴,满头白发如雪,只能空想那峻峭的山峰,怀念旧友。
注释
爇:焚烧。
旃檀:一种香木。
霏霏:形容雨或露水细密。
禅巾:僧人的头巾。
紫金地:形容地面如紫色的金色。
红藕:红色的荷花。
病身:病弱的身体。
少室:古代山名,象征隐逸。
偏入梦:常常出现在梦中。
多时多事:长久的忙碌。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故人:老朋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炉爇旃檀不称贫"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不在乎,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接下来的"霏霏玉露湿禅巾"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描写,玉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禅巾则是佛教用具,显示出诗人可能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超然。

第三句"紫金地上三更月"设置了一种深夜的氛围,"红藕香中一病身"则表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少室少年偏入梦"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多时多事去无因"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纷争与琐事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如今憔悴头成雪,空想嵯峨羡故人"显示了诗人的年华老去,对往昔美好时光和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憔悴"形容了白发苍苍的样子,而"嵯峨"则是对山峰的生动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物质超然、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以及他那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心灵世界。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著象本沉潜,成形莫我厌。

秉阴彰至信,厚载示流谦。

右转群生遂,东顷万壑兼。

寰区今底定,不用八龙占。

(0)

诗一首

貌愚愚谷邃,道醉醉乡春。

愚醉无迷谬,伊予意又新。

(0)

次韵四兄芦·其二

碧芦自愁绝,黄芦正枯折。

宵征雁影孤,堕此桥下月。

(0)

次四兄雪夜韵

夏虫不知冰,越犬不识雪。

我独冰雪间,肘见冠缨绝。

青灯挂长檠,文字夜涉猎。

问米米已无,问酒酒已竭。

当时陶渊明,同日无此阙。

置书忽不乐,面壁卧呕噎。

虫犬两不如,悲歌聊一发。

(0)

题雁荡龙鼻水

雨足云收得暂閒,谩将头角寄空山。

鼻端一滴无多子,引得人人到此间。

(0)

景祐祀感生帝二首·其二酌献用《肃安》

龙德而隐,源流则长。宜乎亿祀,侑享弥昌。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