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树清溪入院幽,祠堂春色为谁留。
天容丘壑藏真隐,地写云林待胜游。
画史茶经丹壁满,诗篇乐府綵毫收。
漫将二品泉相酹,犹让诸君第一流。
佳树清溪入院幽,祠堂春色为谁留。
天容丘壑藏真隐,地写云林待胜游。
画史茶经丹壁满,诗篇乐府綵毫收。
漫将二品泉相酹,犹让诸君第一流。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题为《惠山泉上谒尊贤堂堂祀桑苧少游云林诸公》。诗中描绘了惠山泉畔尊贤堂的景致与氛围,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首联“佳树清溪入院幽,祠堂春色为谁留”以“佳树”和“清溪”描绘出尊贤堂周围环境的清幽,春色盎然,却引人思考这美好的景色是为谁而留。
颔联“天容丘壑藏真隐,地写云林待胜游”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仿佛天地间隐藏着真正的隐士,等待着胜游之人来发现其间的奥秘。
颈联“画史茶经丹壁满,诗篇乐府綵毫收”则转而赞美尊贤堂内丰富的文化遗存,无论是画史还是茶经,或是丹壁上的墨迹,以及诗篇乐府中的彩色笔触,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尾联“漫将二品泉相酹,犹让诸君第一流”表达了诗人对尊贤堂内祭祀的先贤们的敬仰之情,即使是以二品之泉祭奠,也自愧不如这些先贤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与对先贤的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
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
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
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
三峰多异态,迥举仙人手。
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
幽疑白帝近,明见黄河走。
远心不期来,真境非吾有。
鸟鸣草木下,日息天地右。
踯躅因风松,青冥谢仙叟。
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颜厚。
青霄上何阶,别剑空朗扣。
故乡此关外,身与名相守。
迹比断根蓬,忧如长饮酒。
生离抱多恨,方寸安可受。
咫尺岐路分,苍烟蔽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