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空长叹。河北秋风八月寒。
蓟门烟树何迷漫。
征衣密缝慈母线,天涯鸿雁孤飞倦。
不见齐州九点烟痕青,但见济水七分清泠泠。
凿石蓄潴济漕运,河为控制波为渟。
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
天吴夜舞老蛟泣,蜃楼杂沓飞涛腥。
嗟余鼓枻苦行役,长波乃遇石尤逆。
金堤溃决若瓠子,八十三丈涛头碧。
转篷捩舵舟不前,十里五里日向夕。
舟子饥呼邪许声,一唱百和凄以清。
安得长房缩地术,过此八闸奔流疾。
行路难,空长叹。河北秋风八月寒。
蓟门烟树何迷漫。
征衣密缝慈母线,天涯鸿雁孤飞倦。
不见齐州九点烟痕青,但见济水七分清泠泠。
凿石蓄潴济漕运,河为控制波为渟。
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
天吴夜舞老蛟泣,蜃楼杂沓飞涛腥。
嗟余鼓枻苦行役,长波乃遇石尤逆。
金堤溃决若瓠子,八十三丈涛头碧。
转篷捩舵舟不前,十里五里日向夕。
舟子饥呼邪许声,一唱百和凄以清。
安得长房缩地术,过此八闸奔流疾。
这首清代诗人翁寿麟的《行路难》描绘了行旅者的艰辛与困境。开篇“行路难,空长叹”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的无奈与感叹。接着,通过“河北秋风八月寒”和“蓟门烟树何迷漫”,展现了北方深秋的萧瑟与迷茫景象。
诗人借“征衣密缝慈母线”寄托思亲之情,又以“天涯鸿雁孤飞倦”自比,流露出孤独与疲惫。接下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齐州的景色描绘得辽阔而清冷,“济水七分清泠泠”与“淮黄交汇如沧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河流的壮丽与险峻。
诗中“奈何水势建瓴下”至“八十三丈涛头碧”部分,进一步描绘了水势汹涌、漕运艰难的情景,以及诗人遭遇的险阻。“转篷捩舵舟不前”至“一唱百和凄以清”则描绘了舟行受阻时舟子们的悲凉歌声,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气氛。
最后,诗人以“安得长房缩地术”表达了对快速渡过难关的渴望,寓意着对理想或归宿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的坚韧与感慨。
亭筑休休未作难,晚因观物遂观澜。
不赊日月沾新渥,肯对星辰恋旧官。
龟策幽幽馀处索,牛头衮衮静中看。
杜鹃口血老臣泪,勿信东川甫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