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三月,愁吟野水濆。
渐看禾黍没,难使渭泾分。
山泽才通气,天霄便作云。
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
秋雨连三月,愁吟野水濆。
渐看禾黍没,难使渭泾分。
山泽才通气,天霄便作云。
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
这首诗名为《苦雨》,是宋代僧人释文珦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季连绵不绝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愁苦。"秋雨连三月"形象地写出雨期之长,"愁吟野水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仿佛能听见哀愁在野外的水流声中回荡。
"渐看禾黍没"描述了农作物被雨水淹没,收成无望的景象,"难使渭泾分"则寓言般地表达了雨势之大,连泾渭二水都难以分辨,暗示了天灾的严重。接下来的"山泽才通气,天霄便作云"进一步渲染了天空阴沉压抑的气氛,仿佛整个天地都被乌云笼罩。
最后两句"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直抒胸臆,表达了百姓因持续的苦雨而深陷困苦,连日常的言语都充满了哀怨和无奈,令人触目惊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苦雨带来的社会民生之艰,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濂溪雅爱莲,程子乐观鱼。
生机不停息,天理原平铺。
美人湖上来,挹绣天东隅。
清气荡喧浊,德风振纤枯。
人酣莺花国,雨满菜豆区。
肯縻尔好爵,而夺渠贞符。
鹰鹯好弹击,乃谓鸾凤疏。
愿言崇明德,永作国璠玙。
我自归林下,亦复与世疏。
赖有善知识,时能过吾庐。
伴我说道话,我爱读佛书。
师为岩上去,我亦为膏车。
便欲展我钵,随师同饭蔬。
脱此尘俗累,长与岩石俱。
此岩固高矣,卓出山海图。
但比吾师高,还恐岩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