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
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
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
客心归更速,解辔恨栖鸡。
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
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
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
客心归更速,解辔恨栖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黄昏时分的旅途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情感。开篇“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两句,设定了时间和环境,暮色中山峦依旧清晰可见,而春风轻拂过行者的马蹄,给人以温暖之感。
紧接着,“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表明诗人已有数日的旅程,他从秦岭北部经历了多个昼夜,现在则停留在洛阳城西。这两句流露出一股豪迈和行者的孤独。
“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中,“禁水”指的是禁止或不便于人行的水域,而这水域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波光荡漾。"芜城"通常是荒废之城,这里的“碧草齐”则显示出大自然对人类遗迹的无情覆盖。
最后,“客心归更速,解辔恨栖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迫和不舍。行者的心思随着夜色加深而更加渴望回到家乡,而“解辔”则意味着放开缰绳,让马自由地吃草,这里的“恨栖鸡”是对归巢之情的一种比喻,诗人如同归巢的鸟儿一般,怀念温暖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行者对于归乡之路上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人以诗自业,在唐如蜂房。
香英众采撷,论功归其王。
恭维少陵老,实提六义纲。
人能分一体,犹足生辉光。
元英萧散人,亦以诗道昌。
馀隽独不吮,嘉殽常自将。
沧江下千寻,便足知流长。
元英不可见,看取尚书郎。
一封细札下明光,幕府匆匆夜促装。
天子赐书追贾马,师臣草制拜龚黄。
东都已散随车雪,西雒初留听讼棠。
三日造朝真未速,方须杞梓构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