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畏朝热,望夜倚桅樯。
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
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扁舟畏朝热,望夜倚桅樯。
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
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舟中的凉爽景象。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选择了一个清晨时分乘坐扁舟,享受着夜晚留下的凉意和早晨的微风。通过“望夜倚桅樯”一句,可以想象到诗人静坐在船上,依靠着桅杆,凝视着夜色渐退的天空。
“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写出了夏日末期,太阳与火热的云霞相互作用逐渐消散,而带来了凉爽的风,同时伴随的是来自水面的清凉气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传达了一种从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舒适感受。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表达了诗人在夏末初秋之际,因身体略显不适而生的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沉重,只是如同清晨的露水一般,细腻而不易觉察。
最后,“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湖生活的坚定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难以忘怀。这里的“坚我江湖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守,而“滔滔兴不忘”则是对这种坚守之情无法磨灭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舟中凉爽气息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深具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的人物形象。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释子道成神气闲,住持曾上清凉山。
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西游长安隶僧籍,本寺门前曲江碧。
松间白月照宝书,竹下香泉洒瑶席。
前时学得经论成,奔驰象马开禅扃。
高筵谈柄一麾拂,讲下门徒如醉醒。
旧闻南方多长老,次第来入荆门道。
荆州本自重弥天,南朝塔庙犹依然。
宴坐东阳枯树下,经行居止故台边。
忽忆遗民社中客,为我衡阳驻飞锡。
讲罢同寻相鹤经,闲来共蜡登山屐。
一旦扬眉望沃州,自言王谢许同游。
凭将杂拟三十首,寄与江南汤慧休。
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
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
荅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荜人,鄙贱剧泥沙。
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
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
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