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其一》
《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如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松菊秋冬并历霜,重阳景物映松堂。

数杯白堕吾供趣,几朵黄花人羡芳。

老至可怜空见色,年高始信但闻香。

英茎作供衰尤藉,花槁枝头枕未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居南庄后,友人赠送菊花的喜悦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秋冬时节的坚韧与美丽。诗中的“松菊秋冬并历霜”一句,巧妙地将松树与菊花并提,不仅突出了菊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也暗示了菊花与松树一样,都是坚韧不拔的象征。接下来,“重阳景物映松堂”则进一步渲染了菊花在重阳节时的盛况,与松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数杯白堕吾供趣,几朵黄花人羡芳”两句,以“白堕”(一种酒)和“黄花”(菊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里不仅写出了饮酒赏菊的雅趣,还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接着,“老至可怜空见色,年高始信但闻香”两句,通过对比“见色”与“闻香”,反映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注重内在的体验和感受,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愉悦。

最后,“英茎作供衰尤藉,花槁枝头枕未忘”两句,以菊花的茎叶和枯萎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菊花虽已凋零,但其精神却永存于诗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永恒的寄托和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如一
朝代:明

(1557—1630)明常州府江阴人,本名鹗翀,后以字行,更字贯之。诸生,多识古文奇字,早谢举业,家世力耕。好购书,积书日益,仿宋晁氏、尤氏目录,自为铨次,发凡起例。补阙正讹,校雠同异,虽病不辍,尝助钱谦益撰《明史》。
猜你喜欢

春申涧

春申遗庙碧山隈,胜迹犹传绝壑开。

不就纵横虚相业,尚余疏凿见雄才。

寒泉影入崖边断,急雨声从树杪来。

三户无人陵谷变,楚王宫殿亦蒿莱。

(0)

和三唐人惠山诗·其一

金商薄秋麓,桂树凌青苍。

绪风叩元壑,爽籁奔虚堂。

俯听山虫鸣,仰视林雁翔。

方塘逗玉液,粼粼浮清光。

鉴貌烛毛发,漱齿流芳香。

买山未可得,招隐焉能忘。

(0)

过听松庵二首·其一

偶得读书暇,来寻野衲家。

涧鸣凤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树惊啼鸟,推窗见落霞。

同游郑高士,坐石共分茶。

(0)

送武安同福安柩归西江·其一

望断天涯去不还,空馀血泪染衣殷。

西江万里归遗骨,烟水漫漫渺故山。

(0)

为大理寺丞马麟题画马·其一

万里曾思度玉门,归来立仗卸櫜鞬。

饱肥苜蓿风霜晚,未老犹思报主恩。

(0)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其七

忆昨穷经慕昔贤,岁寒冰雪伴青毡。

一从天上登科后,无复篝灯事简编。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