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其七》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其七》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忆昨穷经慕昔贤,岁寒冰雪伴青毡。

一从天上登科后,无复篝灯事简编。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中的第七首。金幼孜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忆昨穷经慕昔贤”,诗人回忆起过去勤奋学习,追求学问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这里的“穷经”指的是深入研究经典,“昔贤”则是指古代的圣贤人物,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先贤的敬仰。

接着“岁寒冰雪伴青毡”,描绘了诗人学习环境的艰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的季节里,也依然坚持学习,以青毡为伴,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一从天上登科后”,转而描述了诗人中举后的变化,即从一个埋头苦读的学子转变为步入仕途的官员。“天上登科”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中举的美称,这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从民间走向官场的转变。

最后一句“无复篝灯事简编”,则表达了诗人中举之后,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昏暗的灯光下翻阅简册,暗示了他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身份地位的变化。同时,这也蕴含着一种对过去艰苦求学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安逸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展现了诗人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变化,以及对知识追求与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登歙学岁寒亭和旧韵录寄岩镇汪君士和

隐隐长松带石屏,小亭仍揭岁寒名。

古碑字灭苔争绣,曲径人稀草乱生。

松老不随霜雪变,景多真比画图清。

凭阑小立斜阳里,春鸟初闻第一声。

(0)

秋日杂兴二十首·其十一

矗矗张公山,下有浙溪水。

东流汇桐江,到海清且驶。

我欲穷其源,洗此双聩耳。一?毛骨寒,再酌沉疴起。

蛩然俯空翠,坐弄石齿齿。

不有仁峰生,同谁撷芳芷。

(0)

过郑村访郑上舍万里观伊川晦庵南轩东莱四先生手帖

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

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

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

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

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

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

我家龙门翁,手泽馀丹青。

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

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

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

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

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

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

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

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

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

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

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

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

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

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

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0)

涉溪作

飞濑淙淙触涧流,十年重到北山游。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

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

(0)

黄司训欲到荒园赏菊用韵奉期·其一

黄花香入绿醅新,也有飘萧漉酒巾。

只恐向来归计拙,花神能笑把杯人。

(0)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其七

十诗愁绝寄情深,字字分明道苦心。

薄税轻徭眼前事,拟将方寸作甘霖。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