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穿林去,披云就坐来。
禅翁寂乐地,猿鸟肯相猜。
踏石穿林去,披云就坐来。
禅翁寂乐地,猿鸟肯相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踏过石头,穿越树林,来到一片云雾缭绕之地,选择在此坐下。他所处的是一个禅师的乐土,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地方。诗中提到的“猿鸟”,通常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它们在这里并未对禅师产生猜疑或干扰,而是与之和谐共存,共同构成了这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通过“踏石穿林去”和“披云就坐来”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进过程中的坚定与决心,以及最终找到心灵栖息之所的满足感。而“禅翁寂乐地”则直接点明了此地是禅者追求内心平静与快乐的理想之地。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灵得以净化的美妙图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
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
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
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
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
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
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