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
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
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
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
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
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
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莺鸟啼叫在红色的树木间,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描述了一双飞去的鸟儿,或许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无奈。
"日高花气扑人来"一句,则写出了春日暖阳之下,花香浓郁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有情感的投射。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怀念和伤感,"独自价、伤春无绪"则更深化了这份哀愁,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春日之悲。
"别后暗宽金缕"一句,可能是在比喻相思之情的细腻与深沉,而"倩谁传语"则是对远方所托付的情意,无人能懂,只能自问自答。
最后两句"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登高望远的恐惧,因为那会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别离之痛。这里的"分携处"可能是指那些分别的地方,每次看到都会勾起心中的伤痕。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亲情别离的深切感慨和无尽哀愁。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
箫鼓散时逢夜雨,绮罗分处下秋江。
孤帆已过滕王阁,高榻留眠谢守窗。
却愿烟波阻风雪,待君同拜碧油幢。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万峰秋尽百泉清,旧锁禅扉在赤城。
枫浦客来烟未散,竹窗僧去月犹明。
杯浮野渡鱼龙远,锡响空山虎豹惊。
一字不留何足讶,白云无路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