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开篇“平芜古堞暮萧条”一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平坦的野埂上长满了荒凉的芜花,古老的城墙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孤独和萧瑟。
接着,“归思冯高黯未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乡之情,这种情感就如同冯河之水,虽然不见波澜,但其深邃却难以磨灭。下句“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京口一带的寒烟被晚风吹散,而鸦鸟已不见踪影;历阳之地的秋色悠长,远望可及。
中间两句“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在晴朗的江面上,树叶纷纷而下,使人难以判断是否即将降雨;而在隐蔽的小湾中,风势甚猛,似乎预示着潮水即将涌来。
末尾两句“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之情:在这种萧瑟的秋天,诗人的心境尤为复杂,每每举目眺望,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尽的思念;而那通往江南江北的路途,又是那么地长远和曲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故土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