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全文
宋 / 严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冯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guānwěichángchéngwǎntiào
sòng / yán

píngdiéxiāotiáoguīpínggāoànwèixiāo

jīngkǒuhányānwàimièyángqiūyànbiānyáo

qīngjiāngluòchángànfēngduōshàngcháo

chóuchàngshípínjiāngnánjiāngběitiáotiáo

注释
平芜:荒芜的原野。
古堞:古老的城墙。
暮:傍晚。
归思:思乡之情。
冯:同'凭',依靠。
黯:阴郁,黯淡。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寒烟:冷清的炊烟。
鸦外:乌鸦飞过的远处。
历阳:古代地名,今安徽和县。
秋色:秋天的景色。
雁边:大雁飞翔的地方。
晴江:晴朗的江面。
木落:树叶落下。
长疑雨:总是让人误以为在下雨。
暗浦:幽深的水湾。
风多:风大。
上潮:涨潮。
惆怅:心情沮丧,失意。
极目:极力远望。
江南江北:指长江两岸地区。
迢迢:形容道路遥远。
翻译
荒芜的古堡在傍晚显得萧瑟冷清,思乡之情在高处仍未消减。
京口的寒烟在乌鸦之外消失,历阳的秋色远在大雁飞翔的地方。
晴朗的江面落叶飘摇,仿佛总像在下雨,幽深的水湾风大得似乎要掀起潮汐。
此刻我满怀惆怅,频频远望,江南江北的道路漫长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开篇“平芜古堞暮萧条”一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平坦的野埂上长满了荒凉的芜花,古老的城墙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孤独和萧瑟。

接着,“归思冯高黯未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乡之情,这种情感就如同冯河之水,虽然不见波澜,但其深邃却难以磨灭。下句“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京口一带的寒烟被晚风吹散,而鸦鸟已不见踪影;历阳之地的秋色悠长,远望可及。

中间两句“晴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在晴朗的江面上,树叶纷纷而下,使人难以判断是否即将降雨;而在隐蔽的小湾中,风势甚猛,似乎预示着潮水即将涌来。

末尾两句“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之情:在这种萧瑟的秋天,诗人的心境尤为复杂,每每举目眺望,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尽的思念;而那通往江南江北的路途,又是那么地长远和曲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故土的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严羽

严羽
朝代:宋   字:丹丘   号:“三严”;又与严肃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
猜你喜欢

云谷八咏为乡人袁仲玉题·其二竹径清风

一径深栽竹万竿,清风潇洒逼人寒。

知君高节真相似,莫厌频频岁晚看。

(0)

寿陈参政宗理母·其一

婺女星光昨夜新,满堂贺客拜慈亲。

金衣笑对黄花晚,玉脸浓添绿酒春。

膝下喜看三品贵,筵前饱饫八方珍。

西池阿母桃将熟,还儗持来庆此辰。

(0)

观潮

日日寒潮度海门,潮头高下与谁论。

乾坤元气时升降,吴越长江任吐吞。

千里还惊雷电过,半空常讶雪山奔。

人间壮观无逾此,我得游观感圣恩。

(0)

挽大理王卿仲宏

风节如君世所难,功名未竟忽凋残。

徒闻清议推杨震,不遂苍生望谢安。

棘署鸟呼人已远,玉壶冰尽月空寒。

怜才独我相知久,一睹遗容泪一弹。

(0)

谢夏季爵惠大摺扇

三伏炎蒸似甑炊,故人巨箑喜相遗。

垂天云翅鹏初下,午夜潮声月半亏。

诸葛谩劳麾白羽,谢安何用取蒲葵。

仁风日日宣扬处,欲谢惭无绝妙辞。

(0)

庆左进士赞擢稽勋主事

羲献书名屈宋文,春雷声里上青云。

天官分职非常选,圣主抡才喜出群。

鸣佩晓听双阙漏,挥毫时叙百僚勋。

烦君莫负平生志,留取芳名后世闻。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