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景象。"池上红衣伴倚阑",设定了画面焦点:一位着红衣之人在池边倚靠栏杆,这个场景既展现了主人公闲适自得的情态,也映衬出周遭环境的宁静。接着"栖鸦常带夕阳还",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时间和空间之交织:栖息在树梢上的乌鸦似乎总是在黄昏时分飞回,它们的身影与余晖相伴,这不仅是对光影变化的捕捉,也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夜幕即将降临。
"殷云度雨疏桐落"则是转向描绘自然界更为细微之处:厚重的云层穿越了雨水,桐树上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既有雨意又不至于倾盆大雨的氛围。紧接着"明月生凉宝扇闲",诗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清澈的月光下,室内因而生出凉意,而宝石制成的扇子在这宁静中显得格外珍贵和悠闲。
至于"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乡梦"二字透露出诗人的乡愁,而"水天宽"则可能暗示着诗人身处之地的开阔,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小窗愁黛澹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小窗愁黛"描绘了一种幽闭之境,诗人在狭窄的窗前沉浸于深秋之思。接着"吴鸿好为传归信"一句,或许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保持彼此的情谊。而"杨柳阊门屋数间"则是一种具体而生动的景象描述,透露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刻的留恋。
整首诗在风格上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婉约,同时也展露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