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岖幽涧萦流泉。
当时神禹导江处,随山刊木知何年。
竹斋言语妙天下,山情水思何绵绵。
想当落笔快挥扫,精神如到岷峨巅。
师诚乞诗我丐画,不然无用徒相煎。
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岖幽涧萦流泉。
当时神禹导江处,随山刊木知何年。
竹斋言语妙天下,山情水思何绵绵。
想当落笔快挥扫,精神如到岷峨巅。
师诚乞诗我丐画,不然无用徒相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遐想。开篇“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两句,即点出了诗人心中的困惑与向往,岷山虽远,却如同心田中的一片净土,引发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描述了道士通过细腻的笔墨勾勒出云烟,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诗中多次使用“岷峨”这一地名,强调了它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精神上的寄托。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无需通过世间的繁琐礼仪,只在静坐中便能体悟到大自然的奥妙和壮丽。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岖幽涧萦流泉”两句描绘了山峦之美,以及自然界的壮观与神秘,积雪和流泉都是静谧而又生动的意象。
“当时神禹导江处,随山刊木知何年”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同时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竹斋言语妙天下,山情水思何绵绵”表达了诗人对于竹林中的修行生活和山水间的情感交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情感是如此地悠长而又细腻。
“想当落笔快挥扫,精神如到岷峨巅”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像神禹一样,用自己的才华去描绘这一切,让精神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最后,“师诚乞诗我丐画,不然无用徒相煎”表达了诗人和画家之间的互相欣赏与支持,共同创作出美好的艺术作品,以此来纪念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修行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尊重。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
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
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
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
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
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
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
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
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
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
聊从郡阁暇,美此时景新。
方将极娱宴,已复及离晨。
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
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
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
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