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五咏·其二平山堂》
《扬州五咏·其二平山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0)
注释
堂上:厅堂之上。
平看:远眺。
江上山:江面山峦。
晴光:晴空。
千里:广阔。
对凭栏:凭栏欣赏。
海门:海门景色。
仅可一二数:寥寥可数。
云梦:云梦湖。
犹吞:广阔无垠。
檐外:屋檐外。
小棠:小棠树。
阴蔽芾:阴凉如盖。
遗墨:遗留的墨迹。
涕汍澜:泪痕斑斑。
人亡:人的离世。
坐使:让。
风流:风雅情趣。
尽:消失。
遗构:留存的建筑。
子细观:仔细品味。
翻译
厅堂之上远眺江面山峦,晴空万里之下凭栏欣赏。
海门景色寥寥可数,云梦湖面广阔无垠。
屋檐外小棠树下阴凉如盖,墙壁上遗留的墨迹泪痕斑斑。
人的离世让风雅情趣消失殆尽,留存的建筑还需仔细品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扬州五咏》系列中的第二首,题为《平山堂》。诗人站在堂上远眺,江上的山峰与晴空万里相映成趣,展现出开阔的景色。"海门仅可一二数"描绘了江口的壮丽景象,而"云梦犹吞八九宽"则夸张地形容了远处湖面的广阔无垠。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檐下的小棠树投下的阴凉,以及壁间的旧迹,似乎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涕汍澜"三个字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暗示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逝去风流的惋惜。最后,诗人感叹人已不在,只剩下这些遗迹供后人细细品味,寄托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平山堂的景色和其中的历史痕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中湖寺二首·其二

陟崄扣岩扉,一钟鸣翠微。

丹崖森竹树,雪壁映花飞。

屋隙鸣泉写,山昏麋鹿归。

松风高壑起,云卧欲沾衣。

(0)

相逢行赠袁永之

清晨客叩门,投我一书札。

开缄锦云烂,铿然玉相戛。

问客何方来,新下黄金台。

扬鞭指河洛,回旆陵高崖。

选珍掇琪草,探美收与瑰。

路逢赤松子,并举收氛埃。

道同心乃冥,神投谊难垂。

古人重良契,岂必声影偕。

行行报嘉绩,贡此明堂材。

(0)

结客行

翩翩紫骝马,灿灿云花袍。

结客梁州市,倾心赠宝刀。

意气凌朱亥,英声盖伯高。

见说烟尘起,横行是尔曹。

(0)

康郎山歌

君不见康郎山,屹立东湖中。

波涛撼蚀山脚塌,破庙枯木常烈风。

芒砀草昧赤帝出,挥剑遂使凡蛇空。

卧榻之外事亦小,万方有罪惟朕躬。

美姬宝玉归御幄,浮尸蔽江江水红。

发踪刘陶固其力,恐战难言非数公。

秦人枉哭崤函瘗,汉祖轻酬垓下功。

至今有庙此山侧,天阴雨湿时见朱旗白马光如虹。

(0)

弘治甲子届我初度追念往事死生骨肉怆然动怀拟杜七歌用抒抱云耳·其七

丈夫生不得志居人下,低头腼面何为者。

薄禄不救诸亲饥,壮志羞称万间厦。

东华软尘十丈红,入拥簿书出鞍马。

王门好竽不好瑟,何如归樵孟诸野。

呜呼七歌兮歌思停,极目南山空翠屏。

(0)

赠郑生三首·其三

英英百寻木,时至乃黄落。

楚楚青俊郎,还家鬓萧索。

桂树寒正荣,溪鱼白而跃。

山行采瑶草,寄我长生药。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