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赛神》
《赛神》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日林间箫鼓声,村村倒社祝西成。

扶翁儿大两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

家受一廛修本业,乡推三老主齐盟。

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

(0)
注释
落日:夕阳。
箫鼓声:音乐和庆祝活动的声音。
倒社:庆祝丰收。
祝西成:庆祝秋收完毕。
扶翁:扶持老人。
两髦髧:长胡须。
千耦耕:众人协作耕田。
一廛:一家。
修本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三老:德高望重的长者。
齐盟:共同的誓言。
淮颍:淮河、颍水。
王化:王道教化。
新民:新来的百姓。
识太平:理解太平盛世。
翻译
夕阳余晖洒满林间,传来阵阵箫鼓声,村庄庆祝秋收完毕。
孩子们搀扶着长满胡须的老人,灌溉渠道完工,众多农夫一起耕作。
各家各户专心务农,乡村推崇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团结的誓言。
每日都期待着淮河、颍水一带回归王道教化,让新百姓理解什么是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落日林间箫鼓声",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分,树林中传来了热闹的箫鼓声,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村村倒社祝西成",描述了村民们聚集在社坛前,祈求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

"扶翁儿大两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细致地描绘了农耕生活,老少皆参与其中,儿童已能帮助长辈,灌溉渠道完工后,众多农夫并肩耕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团结。

"家受一廛修本业,乡推三老主齐盟",强调了家庭和乡村的秩序,人们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尊重长老,共同商议村里的大事。

最后两句"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理想,希望淮河、颍水流域的百姓能够接受王化的教化,理解并享受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丰收,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期盼。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奉旨咏五明马

九尺风神异,五花春色明。

璠玙装络脑,珠贝结繁缨。

雾滃来天沼,星驰过石城。

千金逢伯乐,一顾未为轻。

(0)

洞仙歌二首·其二

玉梅三九,尚恹恹娇困。疏了缃奁木瓜粉。

倚熏笼,微暖药碗浓香,应未减,较贴量茶风韵。

起来呼半臂,拥鼻沈吟,雪意垂垂几时准。

闲煞画眉人,浅惜轻怜,写多少,无题诗本。

且莫任、双鬟拓纱窗,禁不住,黄昏峭寒一陈。

(0)

醉太平四首·其一

桥横碧汀,山围翠屏。小亭弦索凄清,杂溪声树声。

烟笼鬓青,风吹酒醒。几时待访云英,趁江船月明。

(0)

河传二首·其二

风转,帆卷,日西斜。人在天涯忆家。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

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

(0)

岁云莫矣

岁云莫矣百工休,独持千古供索游。

丈夫礌落如天日,促促胡为升斗谋。

望尘下拜乃东市,山中茹芝可白头。

呜呼此道弃如土,眼中历历圣贤蠹。

乡里小儿纥那歌,前辈先生八风舞。

欲挽东流无万牛,抱膝长吟听更雨。

(0)

广琴操十首·其九别鹄操

黄鹄双飞,朝随莫归。山川悠邈,不女乖离。

今当乖违,且复徘徊。女啄女饮,毋使女悲。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