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二首·其二》
《河传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风转,帆卷,日西斜。人在天涯忆家。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

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

(0)
鉴赏

这首《河传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先,“风转,帆卷,日西斜。”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天将尽的景象,风在吹动,帆被卷起,太阳逐渐西沉,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这样的景象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接着,“人在天涯忆家。”直接点明了主题——思乡。身处远方的游子,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尤为强烈,更加深了离愁别绪。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稀疏的柳枝间聚集着暮鸦,夕阳映照下,水面波光粼粼,与远处的晚霞交相辉映。这样的画面既美又带有一丝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他告诫自己不要靠近船边,因为那里只会让他更加心绪不宁,更何况他的身体瘦弱,更显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这里不仅写出了身体的疲惫,更反映了心灵的痛苦。

最后,“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酒醒之后,愁绪再次涌上心头,无人倾听,只有琵琶声在夜空中回荡。琵琶是古代常用的乐器,常用来表达哀怨之情,此处通过琵琶声的持续,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0)

雨中梅花

霜晴三日不胜佳,忽作阴霖送岁华。

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

(0)

咏竹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0)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照见城西途。

出门履冰去,荆棘残人裾。

洛阳繁华陌,车马寻芳客。

欲往从之游,青松淡无色。

安得邻松心,投君千岁阴。

(0)

水调歌头·其二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0)

好事近·其一与黄鲁直于当涂花园石洞听杨姝弹

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

别有恼人深处,在懵腾双睫。

七弦虽妙不须弹,惟愿醉香颊。

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