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珠江望白云山·其一》
《泛珠江望白云山·其一》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扁舟独渡珠江水,野客登临耳目宽。

绀殿钟声移棹听,白云山色隔城看。

遐心指点峰千叠,生计商量钓一竿。

今夜月明何处宿,梦魂应绕郑仙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行者在珠江上泛舟,沿途欣赏自然美景的场景。首句“扁舟独渡珠江水”展现了一幅孤舟独行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与浩瀚的江水为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野客登临耳目宽”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内心的开阔与自由。

“绀殿钟声移棹听,白云山色隔城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泛舟时所听到的绀殿钟声和远处白云山的景色,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诗人仿佛在用心聆听钟声,同时又透过城市眺望远方的山色,这种体验既充满了诗意,也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遐心指点峰千叠,生计商量钓一竿”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他以指点群峰的姿态,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种种,而“生计商量钓一竿”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更倾向于简单的生活方式,通过垂钓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今夜月明何处宿,梦魂应绕郑仙坛”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夜晚,他思考着今晚的住宿之地,而他的梦境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会回到郑仙坛,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珠江、望白云山时的心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新正二日偕河东君过拂水山庄梅花半开春条乍放喜而有作

东风吹水碧于苔,柳靥梅魂取次回。

为有香车今日到,尽教玉笛一时催。

万条绰约和腰瘦,数朵芳华约鬓来。

最是春人爱春节,咏花攀树故徘徊。

(0)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

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

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

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

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

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

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

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

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0)

追忆旧景有感

时名向鄙倩人推,洗竹浇花坐钓台。

画舫新晴看月上,平桥细雨送春回。

行无干誉心恒逸,境不移情量自恢。

萧散当年吟独乐,忧勤今日觅群材。

民风浇薄须陶化,世态参差待品裁。

览疏宵忘泉石美,临朝晓听鼓钟催。

纤毫坐悉千官奏,方寸频劳庶务来。

追忆安闲成梦幻,双眉锁处阿谁开?

(0)

夏日读书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

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0)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一

泼海旌旗爇血红,防秋诸将尽笼东。

黄衫浅色靴刀备,年少翻能作鬼雄。

(0)

漓江泛舟行,为杨武陵赋

桂林好客武陵侯,邀我九月虞山游。

虞山酒罢月初出,乘月还泛漓江舟。

水清沙白石磊磊,小艇一双放上流。

酒船坐客歌船并,隔船小伎司酒筹。

丝管啁啾鼓吹乱,忽然声绝扬清讴。

是时天气方高秋,四山苍苍烟雾收。

中流放棹船不动,听曲大鱼低昂浮。

曲终月皎四方静,更鼓声声城上楼。

城上人语不敢睡,城门不锁彻夜留。

城边怪石如人立,醉中认是侯家驺。

侯家劝客樽如卣,夜深客醉劝不休。

主人一饮尽数斗,坐客何人堪献酬!

送客归去月更好,洗杯对月回船头。

我时醉卧还侧耳,笙歌水上去悠悠。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