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岳与精神。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岳与精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偿的作品,名为《句》。从给出的片段来看,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他对历史人物的独特感悟。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这里,诗人提到的是唐尧(虞舜)和夏禹(大禹),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圣君。唐尧以虞为姓,故称虞尧;夏禹则因其伟大的治水功绩而被尊为大禹。而“良弼”指的是车辆,这里借指唐尧和夏禹能够驾驭时势、治理天下的能力。姬孔则是后世对孔子的尊称,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与行为被视为前代圣人的典范。
“尼丘钟骨骼,嵩岳与精神。”这句话中,“尼丘”和“钟”都是古代贤者的名字,他们以品行高尚著称。钟繇是西汉初年的隐士,以清廉自守而闻名;尼父则是东汉时期的道德家,以其不仕而著称于世。这里通过提及这些历史人物,诗人表达了对他们高洁品格的赞赏。“嵩岳”指的是嵩山(即今河南省中部的嵩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道德和精神追求。而“与精神”则表明这些贤者不仅身体存于世,他们的精神也被后人所铭记并追崇。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传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治国理政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认识和崇高评价。王禹偿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独到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