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海潮》
《钱塘海潮》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

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

秦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

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tánghǎicháo
sòng / zhù

gāoànlínglèishíwánzhīzhǎnghǎihéngzhōngjiān

jiǔjūnléizhènlěiwànyúnxuěshān

zòuzhèngwéizhōuxiūdǎnqièshǐqiānshìhèncáiqiān

qiánlángyīngxióngqiángsānqiānshèhái

注释
陵累石顽:形容河岸高峻,堆积的石头坚硬。
涨海:比喻河流宽阔,水量大。
雷鼓震玉垒:形容战鼓声势浩大,震撼玉垒山。
墨云:比喻乌云密布,象征战争的阴霾。
维舟羞胆怯:秦政的威权让人感到羞愧和胆怯。
舐笔恨才悭:司马迁因才能未得到充分施展而感到遗憾。
钱郎:指钱塘江潮,古人常以钱塘潮比喻英雄气概。
强弩三千:比喻强大的力量或精锐的军队。
翻译
高高的河岸如同陵墓堆砌的顽石,一条河流在其中横贯涨海
九军的战鼓震动着玉垒山,万里乌云驱赶着雪山
秦始皇的威权像船一样令人心生畏惧,司马迁因才华被压抑而心怀遗憾
钱塘江边的钱塘潮,有多少英雄气概,用三千强弩准备抵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海潮的壮观景象,以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来展现其雄浑气势。首句"高岸如陵累石顽",形象地刻画出江岸的坚固与海浪的冲击力,暗示潮水的巨大能量。"一支涨海横中间"则描绘了潮水犹如巨龙横贯江面的震撼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运用夸张手法,将潮水的声音比作战鼓震天,将涌动的潮水形容为驱赶着墨色云彩般的气势,进一步渲染了钱塘潮的磅礴壮丽。诗人通过"秦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借秦始皇畏惧大海和司马迁遗憾才华未展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钱塘潮不可抗拒力量的赞叹。

最后两句"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以"钱郎"代指钱塘江,赋予江潮以英雄般的气概,仿佛三千强弩也无法抵挡其前进,再次强调了钱塘潮的威猛和不屈。

总的来说,贺铸的《钱塘海潮》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历史深度的咏潮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寓含了对人杰地灵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八十七陟崖门

陟彼崖上门,门深路还绝。

香草递仙风,怪林藏古雪。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四十九西庵

释子能儒言,迥出惠远上。

庵中阅遗编,光焰高万丈。

(0)

广陶渊明四时·其二

夏云多奇峰,高低千万重。

巫山何处是,神女竟难逢。

(0)

伤如之何

汉武事远征,征夫与家别。

几人衣锦还,多为原上血。

(0)

城西阻雨寄纯父太守

三春复作历阳游,倾听高谈洗我忧。

已出重城望宾榻,暗天风雨泊孤舟。

(0)

喜雪呈守倅二首·其二

四面岚光似玉光,满城和气贺丰穰。

红炉底事不邀客,回雪落梅空断肠。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