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揭奇章榜,斯民孰去思。
多惭羊叔子,涕泗岘山碑。
亭揭奇章榜,斯民孰去思。
多惭羊叔子,涕泗岘山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江夏八咏(其五)奇章亭》。诗中,贺铸以"亭揭奇章榜"起笔,描绘了奇章亭上悬挂着引人注目的告示或诗文,引发人们对过往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斯民孰去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是否能忆起那些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和事迹的疑问。
接下来,诗人提到"多惭羊叔子",这里引用的是东晋名臣羊祜的故事。羊祜在襄阳任职时,深得民心,他的美德如同岘山碑一样,令人感怀涕泣。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暗示自己对于未能像羊祜那样赢得百姓爱戴感到惭愧。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奇章亭的景象和羊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善尽美的反思,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砥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