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畔堂成祇自怜,凭高送目慰馀年。
江横木末风帆转,寺隐峰西午磬传。
野兴夤缘双短屐,斋居颠倒一青毡。
嘉宾莫为忧岑寂,涧溜园禽尽管弦。
山畔堂成祇自怜,凭高送目慰馀年。
江横木末风帆转,寺隐峰西午磬传。
野兴夤缘双短屐,斋居颠倒一青毡。
嘉宾莫为忧岑寂,涧溜园禽尽管弦。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其三)》描绘了山畔草堂落成后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心境。首句“山畔堂成祇自怜”,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新居的欣慰与自我陶醉之情。次句“凭高送目慰馀年”则透露出诗人借登高远眺来消磨时光,享受晚年宁静。
“江横木末风帆转,寺隐峰西午磬传”两句,通过江面帆影摇曳和山寺午钟声,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人穿着简朴的“双短屐”,漫步在郊野,随性自在,“野兴夤缘”,流露出对自然之趣的热爱。
尾联“嘉宾莫为忧岑寂,涧溜园禽尽管弦”则是诗人对来访友人的劝慰,告诉他们不必为这里的清静而忧虑,只需尽情欣赏溪水鸟鸣的乐章,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恬淡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万险历不尽,逆流争驰驱。
恒苦退飞鹢,莫挽千辘轳。
急湍斗雷霆,大力负以趋。
乱石虎牙峙,阵列鱼腹图。
仆夫咸祼袒,拿舟赴泥涂。
如立数水鸟,鼓翼衔巨鲈。
一罅溯百折,怒臂回群呼。
淫滪古云险,九脚恐不殊。
鱼鹰狎舟子,鸿毛泛轻凫。
出险已林月,石蚌明胎珠。
章江盘脩蛇,南入老虎口。
丰城伏巨象,兀峙更回首。
奕奕沙文黄,斑斑土花黝。
风折石牙怒,江潮峙一吼。
地确溪毛疏,草木理粗丑。
阪田乃蓻黍,饭麦以为酒。
所种惟瓜瓠,累累贯子母。
大江迤西路,贫瘠无不有。
客行揽风土,喟然我心疚。
渐觉改秋衣,天风坠乌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