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人事日䔥骚,昌歜樽前命浊醪。
海内烽烟豺虎乱,山城槐火暮蝉号。
经旬愁思过梅雨,五月榴花惜鬓毛。
欲吊灵均渡江去,大江千里正风涛。
幽居人事日䔥骚,昌歜樽前命浊醪。
海内烽烟豺虎乱,山城槐火暮蝉号。
经旬愁思过梅雨,五月榴花惜鬓毛。
欲吊灵均渡江去,大江千里正风涛。
这首诗《五日偶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时局中的复杂心情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联“幽居人事日䔥骚,昌歜樽前命浊醪”,诗人居住在幽静之地,日常琐事纷扰,他在酒樽前饮着浑浊的酒,以解忧愁。这里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无奈。
颔联“海内烽烟豺虎乱,山城槐火暮蝉号”,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海内烽烟四起,如同野兽般肆虐,山城中槐树的灯火映照着傍晚蝉的哀鸣,形象地表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凉。
颈联“经旬愁思过梅雨,五月榴花惜鬓毛”,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忧虑。连续十天的梅雨季节,让诗人愁绪难消;五月的石榴花开,却让他担心自己的鬓发会因岁月而凋零。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尾联“欲吊灵均渡江去,大江千里正风涛”,诗人表达了想要像屈原那样,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他想象自己乘舟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江,去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里借用了屈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社会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先贤的仰慕与自我反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 一作: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