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蛮溪,也略略、有些图画。
映高低蓼汀花岸,竹篱茅舍。
一白寒沙春未碧,半黄浅树秋犹赭。
怎钟声飘不过江来,丝风挂。短杨柳,渔罾架。
横几支,船儿暇。正深篷坐雨,闲评鲈价。
水地无人看立鹭,山天有路闻嘶马。
问何如三十六湘湾,将帆卸。
君看蛮溪,也略略、有些图画。
映高低蓼汀花岸,竹篱茅舍。
一白寒沙春未碧,半黄浅树秋犹赭。
怎钟声飘不过江来,丝风挂。短杨柳,渔罾架。
横几支,船儿暇。正深篷坐雨,闲评鲈价。
水地无人看立鹭,山天有路闻嘶马。
问何如三十六湘湾,将帆卸。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蛮溪"为背景,展现出细腻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气息。"映高低蓼汀花岸,竹篱茅舍"写出了溪流两岸的高低错落,点缀着花草,简朴的农舍增添了几分田园诗意。"一白寒沙春未碧,半黄浅树秋犹赭"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沙滩尚未完全转绿,而树木仍带有一丝秋天的黄褐。
"钟声飘不过江来,丝风挂"通过钟声和微风的描写,传递出宁静而遥远的氛围,暗示了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词人转向渔村生活,"短杨柳,渔罾架",展现了渔夫们的生活工具,"横几支,船儿暇"则描绘了船只悠闲停泊的情景。
在雨中,词人坐在篷内,闲谈鲈鱼的价格,反映出渔村生活的恬淡与惬意。"水地无人看立鹭,山天有路闻嘶马"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只有鸟儿和马声打破这份宁静。最后,词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湘湾美景的向往,询问是否应该在此卸下船帆,享受这样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流露出词人对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隐士庐。
二十四篇风月句,几千万卷圣贤书。
地偏自觉因人重,日涉从教与世疏。
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