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送客》
《长安送客》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忽听出关歌,风尘宛洛多。

雪深辞白社,冰合走黄河。

此夜叹萍梗,何年洽薜萝。

自今燕市隐,谁挟蒯缑过。

(0)
鉴赏

这首《长安送客》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壮阔景象。

首句“忽听出关歌”,以“忽”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意外与突然的感觉,仿佛在不经意间,送别的歌声响起,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至。接着,“风尘宛洛多”一句,点明了送别地点,宛洛之地,即指洛阳,这里以“风尘”形容,既暗示了离别时的氛围,也暗含了对旅途中艰辛与世态炎凉的感慨。

“雪深辞白社,冰合走黄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大雪覆盖的白社,冰封的黄河,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冬日图景,更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艰难。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温暖与寒冷、繁华与荒凉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此夜叹萍梗,何年洽薜萝”则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薜萝则是隐居的象征,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自今燕市隐,谁挟蒯缑过”两句,预示了朋友未来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谁能像过去一样,带着蒯缑(古代的一种乐器)来燕市相聚?这不仅是对朋友归隐生活的期待,也是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机会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远的思考,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寄宗人士彰

客路迢迢拟访君,细论心事慰离群。

新晴无奈归程迫,空向青山望白云。

(0)

赠宗人士彰

笋舆遥辱到清溪,霜鬓俱怜识面迟。

绿酒细论宗族谊,青灯频析古今疑。

光先事业根须厚,为已功夫志莫移。

别后分阴勤爱惜,重逢未卜是何时。

(0)

温楚歌

上国曾传此调清,经年多故忘当丁。

虚堂永昼重温处,吟到多情是故声。

(0)

病中枕上作·其三

律身须礼不容疏,公以治心其庶乎。

二者没身而已矣,不知人世有荣枯。

(0)

夜坐

古道寥寥不易寻,秋风杨柳感人深。

虚堂寂静无言处,黄卷青灯求夜心。

(0)

迁居小陂

小陂桥畔记吾庐,七载经营今陟居。

一片灵台无别想,孜孜惟是圣人书。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