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太室奉尝烝,悲助兹辰祭泰陵。
哀诏一番重展处,自惟何以副绳承。
春秋太室奉尝烝,悲助兹辰祭泰陵。
哀诏一番重展处,自惟何以副绳承。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恭祀泰陵礼毕将回銮徘徊增慕载咏三章(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春秋太室奉尝烝”,描绘了在春秋两季,于太室山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帝王对祖先的崇敬与追思。接着,“悲助兹辰祭泰陵”一句,点明了祭祀的对象是泰陵,即先皇的陵寝,表达了在特定祭日对先皇的哀悼与祭拜。
“哀诏一番重展处”,这里可能是指在祭祀过程中,通过宣读诏书的形式,再次展现对先皇的哀思与敬意。最后,“自惟何以副绳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与自省,思考自己如何能够更好地继承先皇的遗志和治国之道,体现出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对先皇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治理的深远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崇与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学道或五穷,谈兵有三顾。
人情市门朝,世态狙公暮。
坐令直躬人,稍作折腰步。
侯郎器如此,可使终不遇。
奇文镂周鼎,妙质反商辂。
忽辞鲁诸生,去学汉都护。
应怜世高低,强逐时好恶。
卞璞献逾三,颜瓢空已屡。
回看枝木冠,叹息半生误。
一朝著戎服,万里志横骛。
汉庭多巨公,文武且千数。
胡为沧海头,有抱不往诉。
投暗枉明玑,发蒙劳善喻。
光芒隘蓬荜,黼黻满缣素。
鹏扶会高举,蜩翼安足附。
似闻资水涯,已有鹤书赴。
半世驱驰未白头,无穷心事等闲休。
生前可是门阑盛,身后宁知祸患稠。
雄凤已将凰共隐,灵椿仍与桂同秋。
茫茫三海连东漕,不尽重云片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