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挽向伯恭侍郎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回忆了与向伯恭侍郎早年的友情,他们在儿童时代一同游玩,曾在芗林共聚一堂,泛舟同游。诗人感慨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分别三年,而世事变迁,一切都已成过往。最后,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在孤风亭下的旧梦,那些过去的美好时光仍然历历在目,充满了对旧日友谊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勾勒出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哀伤的童年记忆画面。
作诗意得在句先,下笔直写意所到。
世间惟俗最难医,剖石得玉加精巧。
初如面壁无所睹,一点圆明通万窍。
杨生杨生听我言,老语谆谆毋乃耄。
生平十九未可量,淘洗晶荧方入妙。
一再三见志愈坚,嘉子至意为倾倒。
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
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
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
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
红蕉映白日,碧苇覆清泉。
幽居乐清净,饮露如风蝉。
俯视虾蟆辈,迥然异凡仙。
能鸣复善晦,所贵身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