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田间宅,流水绕逶迤。
谁欤林外剥啄,斗酒问山妻。
敢学兰亭禊饮,且作杯湖夜泛,觞勺漫提携。
二参情未歇,一石醉如泥。嗟公等,同落落,肯栖栖。
一路浩歌归去,风月满前溪。
人自封侯万里,我自沧浪垂钓,去住两无疑。
人生行乐耳,富贵更何时。
五亩田间宅,流水绕逶迤。
谁欤林外剥啄,斗酒问山妻。
敢学兰亭禊饮,且作杯湖夜泛,觞勺漫提携。
二参情未歇,一石醉如泥。嗟公等,同落落,肯栖栖。
一路浩歌归去,风月满前溪。
人自封侯万里,我自沧浪垂钓,去住两无疑。
人生行乐耳,富贵更何时。
这首《水调歌头·流觞》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之感。
首先,“五亩田间宅,流水绕逶迤”,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景象。五亩之地,既是居住之所,也是劳作之地,而那蜿蜒曲折的流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环境,不仅适合耕作,也适宜心灵的栖息。
接着,“谁欤林外剥啄,斗酒问山妻”,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林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原来是友人来访,诗人便与妻子一同饮酒谈笑,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斗酒不仅增进了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敢学兰亭禊饮,且作杯湖夜泛,觞勺漫提携”,这里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将这种雅趣融入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白天的湖上泛舟,还是夜晚的杯盏相交,都充满了诗意与乐趣。
“二参情未歇,一石醉如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饮酒中,也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即便是醉酒,那份情谊也不会消散。
“嗟公等,同落落,肯栖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感慨,认为他们过于忙碌,失去了生活的本真与乐趣。相比之下,自己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
“一路浩歌归去,风月满前溪”,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之后,踏歌而归的情景。在月光与清风的陪伴下,他们沿着溪流前行,歌声与笑声回荡在山谷之中,充满了自由与快乐。
整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自由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在繁华世界之外,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是这首词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松声度暖风,花气薰迟日。
乘兴问三三,何劳邀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