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景·其二落花香满泥》
《春景·其二落花香满泥》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

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

红雨愁如海,絮风飘上堤。

和成文杏垒,软衬锦鞯蹄。

妙舞惊飞燕,醉归扶竹鸡。

谁家采桑女,陌上自相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落花满地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

首句“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以“秦虞”借指古代,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而“纷纷东复西”则描绘了花瓣随风飘散,四处纷飞的景象,既有时间的流转感,又有空间的广阔感。

“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进一步渲染了落花满地的场景,同时通过“无霁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而“香泥”则暗示了落花虽已凋零,但留下的香气却依旧令人怀念。

“红雨愁如海,絮风飘上堤”中,“红雨”比喻落花如同红色的雨点,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愁如海”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落花满地时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仿佛无边无际的海洋。而“絮风飘上堤”则描绘了轻柔的春风将花瓣吹向远处的堤岸,画面静谧而富有动态美。

“和成文杏垒,软衬锦鞯蹄”两句继续描绘落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花瓣如同文杏的堆砌,为大地增添了一抹柔美的色彩,而“软衬锦鞯蹄”则可能是想象中马蹄踏过落花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妙舞惊飞燕,醉归扶竹鸡”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燕子和鸡赋予了人类的行为特征,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鸡则在醉酒后需要人扶助归家,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谁家采桑女,陌上自相携”则将视角转向了乡村生活,描绘了采桑女在田间小路上相互扶持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和谐,与前文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满地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及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台阳八景

牛皮今剥落,尚有赤嵌楼。

狡狯成何用,沧桑不自由。

拦风窝曲室,蔽日冷雕甃。

残照荒荒意,凄凉动客愁。

(0)

澎湖旅思·其一

日卧澎阳思不穷,离怀愁入晚潮风。

樽开东海山环坐,篷向南天水映空。

卖赋何心竞冷艳,有刀谁敢问雌雄。

七言诗作题桥意,留得知音岛屿中。

(0)

澎湖杂咏·其十一

待雨凭天插地瓜,不知秧稻可开花。

若非戍米源源济,万灶几无粒食家。

(0)

澎湖杂咏·其三

偃草吹花臭味同,从来未识鲤鱼风。

炉烟忽变薰莸气,疑是龙涎落鼎中。

(0)

澎湖秩满别澎营诸公

最喜同官意气孚,占星应许到澎湖。

武功文事传双美,明月清风并一图。

别绪重承金玉爱,离悰遥忆岛云殊。

诸公雄略皆旗鼓,瀚海勋猷著舳舻。

(0)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其十七

好勇无如铁帽生,三年最怕换班兵。

铜山南澳难同臭,一语参商械斗成。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