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梯山路,今闻驾壑桥。
蛟龙深窟宅,松竹半云霄。
与子成二老,由来非一朝。
崖藤如暂寄,还往肯辞遥。
不识梯山路,今闻驾壑桥。
蛟龙深窟宅,松竹半云霄。
与子成二老,由来非一朝。
崖藤如暂寄,还往肯辞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龙溪新亭》,描绘了山中的一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不识梯山路”,表达了诗人初次来到此地的惊奇和对山路崎岖的感慨;“今闻驾壑桥”则点出新亭的位置,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发现的喜悦。
“蛟龙深窟宅”运用比喻,将山中的溪流比作蛟龙的居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溪流在山谷中的深邃和神秘;“松竹半云霄”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松竹挺立,直插云天,显示出山林的高洁与宁静。
“与子成二老,由来非一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度岁月,彼此相伴成长,友情深厚经久不衰;“崖藤如暂寄,还往肯辞遥”以崖藤随风飘荡为喻,象征着诗人和友人虽然生活可能有起落,但彼此间的往来并不因距离而减少,情谊如同藤蔓般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溪新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