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
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日晚庭空。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
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日晚庭空。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次韵回文三首·其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机满织回文锦":这句运用了织锦的意象,指的是春天里纺织机器轰轰作响,编织出精美的回文图案。这里通过“满织”二字表现了纺织工作的繁忙与丰富,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粉泪挥残露井桐":诗人用“粉泪”形容春天的花瓣如泪般轻盈,通过“挥残”来描绘春意渐去的景象,同时提及了“露井桐”,可能是指清晨露水中映照着的桐树。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生机勃发却又带有淡淡离别之情的画面。
"人远寄情书字小":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人远”来强调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感,而“寄情书”则体现出作者希望通过书信传递自己的情感。书写时字迹细小(“字小”),也许在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内心的不易察觉的情愫。
"柳丝低日晚庭空":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景象,春天的柳树枝条轻柔下垂,夕阳西沉之时庭院显得格外寂寞和空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天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
鼓鼕鼕,夜何其,月明露白风凄凄。
阑干北斗映南箕,莎鸡入户流萤飞。
鸣玉佩,步瑶墀,揎皓腕,出凤帏。
念君不归捣君衣,心烦力疾双杵挥,寒影散乱声参差。
轻绡举,绣带垂,调玉节,泪交颐。
庭柯叶落乌夜啼,流音回转听者悲。
熠熠鱼舒锦,出自流黄机。
裁为合欢被,夜夜待君归。
君今未解黄龙戍,贱妾年年空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