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
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
这首诗描绘了广东增江边一处名为“流杯石”的自然景观,诗人刘胤昌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之美。诗中提到的“增江有怪石”,形象地描绘了这块石头的形状,仿佛是虎丘山的缩影,既壮观又神秘。接着,诗人描述了这块石头的规模,可以容纳千人,周围布满了幽深的岩洞,增添了神秘色彩。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流经这块石头下方的溪涧,它仿佛是从天而降,或是鬼斧神工之作,令人叹为观止。千丈之泉从上方倾泻而下,原本湍急的水流变得平缓,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当地的人们似乎并不欣赏这样的美景,很少有人前来游览。
在暮春时节,诗人与几位友人结伴而来,他们脱掉鞋袜,坐在曲涧之中,随意投掷酒杯和酒壶,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自在与乐趣。他们的行为似乎触动了这块石头,石头仿佛也愿意与他们亲近,时而接近,时而远离,仿佛是知音之间的交流。围观的人群拍手叫好,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犹豫与感慨。
最后,诗人感叹于这份美景与欢乐的短暂,不得不离开,只能看到空旷的山坡上放牧的羊牛,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自然之美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