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
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
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
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
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这首宋词《探春令·其二》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数声回雁"和"几番疏雨",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过渡,暗示春天的到来。"东风回暖"则直接点明了春天的气息。词中感叹"甚今年、立得春来晚",流露出对春来迟的轻微抱怨。
"过人日、方相见",人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过了这个节气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珍视。接下来,诗人提到准备"缕金幡胜",即装饰品,提前为庆祝春天的到来而忙碌,显示出对节日的重视和喜悦。
最后,诗人以"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收尾,寓意春天的美丽如梅花般娇艳,需要细细品味和珍惜。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岁晏江南三尺雪,奕奕瀌瀌遂连月。
意浓岂是天纲疏,势重便疑坤轴折。
溪行小艇碎琼瑶,自胜缟带随车辙。
暝投兰若寄僧房,更觉千岩鸟飞绝。
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
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珠树莹煌青琐闼,玉花浮动苍龙阙。
但将歌舞赏清妍,肯信山河会分裂。
自从国步多艰难,胡骑长驱窥汉关。
阴风惨淡随杀气,见雪翻使摧心颜。
古来治理初无别,中国浸强胡浸灭。
坐令和气变阳春,肉食于今未宜忽。
迂愚放逐恩已宽,敢惮道远貂裘寒。
空馀炯炯寸心赤,中夜不寐忧千端。
素发飘萧头已满,百年光景行将半。
未知梦幻此生中,几回看雪光凌乱。
会当扫动豺狼穴,国耻乘时须一雪。
酒酣拔剑斫地歌,心胆开张五情热。
中兴之运我期皇,江汉更洒累臣血。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宋·李纲】岁晏江南三尺雪,奕奕瀌瀌遂连月。意浓岂是天纲疏,势重便疑坤轴折。溪行小艇碎琼瑶,自胜缟带随车辙。暝投兰若寄僧房,更觉千岩鸟飞绝。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珠树莹煌青琐闼,玉花浮动苍龙阙。但将歌舞赏清妍,肯信山河会分裂。自从国步多艰难,胡骑长驱窥汉关。阴风惨淡随杀气,见雪翻使摧心颜。古来治理初无别,中国浸强胡浸灭。坐令和气变阳春,肉食于今未宜忽。迂愚放逐恩已宽,敢惮道远貂裘寒。空馀炯炯寸心赤,中夜不寐忧千端。素发飘萧头已满,百年光景行将半。未知梦幻此生中,几回看雪光凌乱。会当扫动豺狼穴,国耻乘时须一雪。酒酣拔剑斫地歌,心胆开张五情热。中兴之运我期皇,江汉更洒累臣血。
https://shici.929r.com/shici/eKr6wx.html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先生有亭宜四时,乃使寓安名似宜。
寓安口诺心未肯,更欲老翁聊决疑。
老翁百事尽称好,一生和罗常作椎。
况是宜亭颇静秀,闻说似宜尤复奇。
两山相望俱不恶,二老较胜知何为。
会当扶病蹑双屐,携酒君家为君醉。
不知春事已过眼,但见此亭俱可意。
且对青山食蛤蜊,一笑谁能知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