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
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的悼念诗。
首句“忆昔端平典册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特别是那些端正、平和的年华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书记录。这里的“端平”二字不仅形容时间的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理想状态。
接下来的“三麻九制笔如神”则描绘了一位文学大家或学者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知识在文书上留下的印记。这里的“三麻九制”是对古代典籍中对文章格式、篇章结构等方面严格规定的形象表达,而“笔如神”则赞美了这位学者的文笔超凡,犹如神来之笔。
第三句“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学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人对其的尊崇。这里的“内庭”指的是皇宫内部,而“真学士”则是对一位真正学识渊博之人的称呼。“晚辈推为老舍人”表达了后来的人们将这位学者视作前辈中的长者,尊敬备至。
在第四句“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中,诗人描绘了这位学者临终时的言语异常珍贵和他一生中那些直言不讳、恳切进谏的情形。这里的“垂死遗言尤苦口”强调了他的最后言论之重要,而“平生谏疏最婴鳞”则形容其谏言时的态度和语言,如同婴儿初学说话时的不熟练,但却充满真诚。
末两句“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学者贡献的肯定以及他在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这里的“建功不作于潜死”意味着他的成就并未随其去世而消逝,而是留给后人。而最后一句“谁为君王说厚伦”则表现了诗人的哀叹,希望有人能够向君主阐述这位学者对道德与法度的贡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和一位学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贡献的尊重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悼念。
笑呼赤脚拆印泥,妇姑欢喜舞两儿。
沅江似识九肋鳖,伏雌祇惯五羖皮。
海螯不落江?下,郭索公子是似之。
但闻淮浙诧此味,岂意分派来江池。
闭户独享良多愧,古以饕餮联穷奇。
使君据案带减围,一杯解颜情分持。
未用秉烛唤窈窕,促轸且弦诗老诗。
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诚知蚊负山,讵得辞此檄。
嘉禾古多士,孰者非巨擘。
老眼不待封,旧苦眩花隔。
勿云石贾玉,箴失眸亦得。
捧心若为妍,窃鈇徒自匿。
陆海贪穷搜,奇宝多偶获。
巧常昏金注,勇或便大敌。
清醳聆邹琴,款识辨周鬲。
颇收半段枪,遐念连城璧。
渠应悔羔袖,吾敢厌鸡肋。
抚囊搴利颖,体国免素食。
明朝罗客拜,定自百夫特。
俗无抛砖恶,归舟缓张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