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诚知蚊负山,讵得辞此檄。
嘉禾古多士,孰者非巨擘。
老眼不待封,旧苦眩花隔。
勿云石贾玉,箴失眸亦得。
捧心若为妍,窃鈇徒自匿。
陆海贪穷搜,奇宝多偶获。
巧常昏金注,勇或便大敌。
清醳聆邹琴,款识辨周鬲。
颇收半段枪,遐念连城璧。
渠应悔羔袖,吾敢厌鸡肋。
抚囊搴利颖,体国免素食。
明朝罗客拜,定自百夫特。
俗无抛砖恶,归舟缓张席。
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诚知蚊负山,讵得辞此檄。
嘉禾古多士,孰者非巨擘。
老眼不待封,旧苦眩花隔。
勿云石贾玉,箴失眸亦得。
捧心若为妍,窃鈇徒自匿。
陆海贪穷搜,奇宝多偶获。
巧常昏金注,勇或便大敌。
清醳聆邹琴,款识辨周鬲。
颇收半段枪,遐念连城璧。
渠应悔羔袖,吾敢厌鸡肋。
抚囊搴利颖,体国免素食。
明朝罗客拜,定自百夫特。
俗无抛砖恶,归舟缓张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八月晦试院中作》,表达了作者在考试期间的生活和心境。首句“官居课程地”描绘了作者身处考试之地,事务繁重;“生有文字癖”则揭示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痴迷。接下来,诗人以“蚊负山”自比,暗示自己虽知任务艰巨,但无法推辞。
诗中提到“嘉禾古多士”,意指人才辈出,而诗人自问谁能成为佼佼者。“老眼不待封”流露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视力不佳的困扰。“勿云石贾玉”一句,借典故表达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明辨是非的眼力。
诗人通过“陆海贪穷搜”形容自己的勤奋搜寻知识,“奇宝多偶获”则寓言偶尔也能有所收获。他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时过于精细(巧常昏金注),有时又过于鲁莽(勇或便大敌)。在学术研究中,他欣赏邹琴般的高雅音乐,也珍视周鼎般的文物。
“颇收半段枪”象征着取得了一些成果,“遐念连城璧”则表达了对更高成就的向往。诗人认为,虽然有人可能对自己的付出有所质疑(渠应悔羔袖),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决心继续努力(吾敢厌鸡肋)。
最后,诗人表示明天将有众多考生前来拜见,他自信能脱颖而出(明朝罗客拜,定自百夫特)。结尾处以“俗无抛砖恶”表明对他人批评的豁达态度,期待归航时能轻松一些(归舟缓张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考试压力时的坚韧与追求,以及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古香斋头两株柏,出土根同干如劈。
主人斋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
虬枝击屋屋已破,拔地青苍刺天黑。
森然四角沈阴满,日出当心不能赤。
人间落落古丈夫,天半亭亭挺孤直。
饱经雨露颜仍黝,不与凡姿竞颜色。
主人爱客客奇绝,三十年前住昕夕。
客行握别树始栽,树竟几番长过客。
今来盘薄山斋内,树与主人皆素识。
摩挲抚树对主人,可惜主人头竟白。
客今行周三万里,树亦添高廿余尺。
祁连山头樠木满,曾逊此株雄且特。
顶平不待修雷斧,干老偏能挽风力。
枝经数折撑霄汉,根已三重透泉脉。
因思复有三十年,树欲抉天人入穴。
沈吟不厌百回步,徙倚每闻三叹息。
十围栎树枝皆俯,半里松涛响谁敌。
心空早厌禽巢闹,眼冷静将入海阅。
商量何物伴岁寒,移得园东丈人石。
《古香斋柏树歌为陈刺史赋》【清·洪亮吉】古香斋头两株柏,出土根同干如劈。主人斋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虬枝击屋屋已破,拔地青苍刺天黑。森然四角沈阴满,日出当心不能赤。人间落落古丈夫,天半亭亭挺孤直。饱经雨露颜仍黝,不与凡姿竞颜色。主人爱客客奇绝,三十年前住昕夕。客行握别树始栽,树竟几番长过客。今来盘薄山斋内,树与主人皆素识。摩挲抚树对主人,可惜主人头竟白。客今行周三万里,树亦添高廿余尺。祁连山头樠木满,曾逊此株雄且特。顶平不待修雷斧,干老偏能挽风力。枝经数折撑霄汉,根已三重透泉脉。因思复有三十年,树欲抉天人入穴。沈吟不厌百回步,徙倚每闻三叹息。十围栎树枝皆俯,半里松涛响谁敌。心空早厌禽巢闹,眼冷静将入海阅。商量何物伴岁寒,移得园东丈人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Z9G4eq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