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擅登坛宠,爰光典午朝。
刀悬临益梦,龙启渡江谣。
茂绩当年举,英魂此地销。
唯馀孤垄上,日夕起松飙。
昔擅登坛宠,爰光典午朝。
刀悬临益梦,龙启渡江谣。
茂绩当年举,英魂此地销。
唯馀孤垄上,日夕起松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彦璋的《王龙骧墓》,通过对前半首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昔擅登坛宠,爰光典午朝。”这里描绘的是一位曾经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他的权势和影响力如同正午时分照耀大地的阳光。"昔"字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而“宠”和“典”则透露出一种被重用的尊贵感,显示出这位人物曾经的显赫。
“刀悬临益梦,龙启渡江谣。”这两句诗用了两个鲜明的意象来表达对逝者英勇事迹的怀念。"刀悬"形象传递了一种危险和紧张的氛围,而"龙启"则带有神异之感,可能暗示着王龙骧在生时的英雄壮举。
“茂绩当年举,英魂此地销。”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功业和精神的赞美。"茂绩"指的是丰硕的成就,而"英魂"则形容其高洁不凡的灵魂。"销"字意味着消散,但在这里也可解为逝者的精神或遗迹留存在特定地方。
“唯馀孤垄上,日夕起松飙。”诗尾两句转向对逝者墓地的情景描写。“馀”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残余,而"孤垄"则是孤独的坟墓。"日夕"表达了时光的流逝,"松飙"则形容着落叶纷飞,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地位和事迹的描述,以及对其墓地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不朽英魂的缅怀之情。
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
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
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
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
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
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
慇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