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
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
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
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别亲友,前往边疆任职的场景。开篇“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表达了对战争和武力生活的厌倦,以及官员在辞去官职后只愿沉浸于酒精中以求逃避现实。紧接着,“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则写出了官员被推荐升迁,必须骑马追赶战鼓前往新的任所的忙碌场景。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这一句中,“阵变”指的是战争的变化,“孤虚”可能是指边疆的荒凉与孤独,而“功成语笑前”则预示着官员在完成任务后能获得赞誉和欢笑。
最后,“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表达了从此以后,在前往西川(今天四川一带)的道路上,将不再见到战争的烽烟,这可能隐含着对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或期待。
诗中通过对比官员过去厌倦武力生涯与未来的和平生活,表现了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官员们在调动任职过程中的无奈和牺牲。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