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
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
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
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
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静谧的田园风光图景。"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通过对雪花轻柔落下、逐渐覆盖草木和台阶的描写,展现了雪后的宁静与纯净。
"远近如空色,飘飘认落声",则是从听觉上感受雪景,雪花纷飞却无声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诗人通过对比手法,使得视觉与听觉的和谐统一,更显雪后的宁静。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飞翔与马儿的行走都赋予了人的感受,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情感。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一种自然界在雪后的变化,动物们对环境改变的一种适应。
最后两句"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则是诗人心中所思,远望着那熟悉的山下,想象着樵夫(即砍柴的人)在雪后行动迟缓的情景。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切理解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冬日雪景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
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
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
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
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年少毋庸毁洛阳,才高虑远策深长。
如何宣室成虚问,才傅长沙又傅梁。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沉潜毓粹生嘉石,宥密开祥契上穹。
降圣远期真驭协,卜年遐祚宝符同。
夐殊延喜灵圭上,讵比昭华瑞琯中。
隐起玉文非篆隶,混成环状岂磨砻。
弥彰帝历休祺茂,永叶仙源统绪隆。
钦翼春怀敷睿藻,巍巍千祀仰惟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