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就三,为食最为下。
起家仰寸禄,此实下焉者。
南山无敝庐,千里就官舍。
但使食有鱼,敢言曹乏马。
同寮皆故人,每事相假借。
况复官长贤,醉归应不骂。
君子所就三,为食最为下。
起家仰寸禄,此实下焉者。
南山无敝庐,千里就官舍。
但使食有鱼,敢言曹乏马。
同寮皆故人,每事相假借。
况复官长贤,醉归应不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到任后寄家兄》。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官舍任职时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首句“君子所就三,为食最为下”引用了古代君子的三件大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食”置于最后,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接着,“起家仰寸禄,此实下焉者”,表达了诗人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但内心对此并不满足,认为这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
“南山无敝庐,千里就官舍”描述了诗人远离家乡,远赴千里之外的官舍任职,生活条件艰苦,没有舒适的住所。“但使食有鱼,敢言曹乏马”则表明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只要能保证基本的温饱,对于其他物质享受并不追求。
“同寮皆故人,每事相假借”说明在官场中,诗人与同事关系融洽,彼此相互帮助。“况复官长贤,醉归应不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官长的尊敬,即使在酒醉之时,也不会对官长有任何非议或责骂。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物质需求的节制,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上级的尊重。
叶叶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
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
但动地、潮声如鼓。
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
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
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
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
任醉里、乌乌缕缕。
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
采涧绿,久延伫。
细读箕畴,洛书字、六旬有五。
试屈指、我公今岁,恰符其数。
五福备全几坎九,既言一寿还称富。
乃今知、好德与康宁,皆由天与。记当日,嵩生甫。
喜今夕,逢初度。看儿孙鼎盛,贺宾旁午。
炉暖博山腾麝馥,杯擎琥珀斟香醑。
问千秋千岁与谁同,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