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
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
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
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马之纯的作品,名为《断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路边见到一块百尺高的大碑,碑上所刻的人物和事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这反映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主题,也隐含着对过往英雄人物被遗忘的感慨。
首句“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高大的石碑矗立在道路南边,行人驻足观赏,连车马都停下来细看。这里通过"尽停车马"强调了这块碑的宏伟与吸引力。
接着,“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表达了诗人对于碑文内容的好奇和探究。由于字迹模糊,不仅不知道这座墓葬属于哪位神灵,也无法得知所谓"康王"是哪一朝代的人物。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易逝的感慨。最初以为那些英雄事迹会长久流传,但实际上这些信息却随时间而消磨,变得模糊不清。
最后,“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的名声和功绩在历史上的渺小感慨。即使名字刻在石碑上,也难以逃脱被时间抹去的命运,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未来是否会有人记得自己。
这首诗通过对一块断 碑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功名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漆瞳照人韵拔俗,平生直性如劈竹。
世情好恶我不知,是是非非一言足。
昔年访道辞七闽,丹青生此身外身。
要将留悦倚门意,此心亦是酬慈亲。
慈亲未老身先逝,梦境悲欢成一戏。
展开觌体露全机,偪塞虚空何处避。
公诗自雄放,故我甘雌伏。
韵高霜月苦,洗尽瘴雾毒。
游丝映明窗,小字为公录。
便觉春争妍,胜气增林麓。
永怀矍铄翁,论兵到精熟。
子阳井底蛙,提耳论祸福。
归来得真主,简易心屈服。
才高犯众忌,薏苡致谤讟。
梁生付一笑,何必较直曲。
山僧亦何知,鱼鼓听斋粥。
陈侯金闺彦,论清如屑玉。
南游兴未已,甚欲乘桴木。
湘西独何幸,旌旆先见辱。
松间偶相值,论交一言足。
云山久乾没,赖此佳句赎。
梦回闻打窗,晓起喜覆瓦。
江山惊昼永,秀色玄相借。
升鞍风便旋,浩荡春随马。
不忧江瘴生,更喜麦连野。
湘山宜可老,庆吊同里社。
乃尔废推挤,眷此多贤者。
湖山薝卜林,为我花连夜。
想见老居士,拥衲清入画。
山阴兴未尽,玉麈思对把。
政恐触机锋,怒遭握拳打。
遥知和此诗,呵笔意闲暇。
妙语斗清妍,正围红粉写。
我穷亲旧绝,君来殆天遣。
度关一句妙,不拨机自转。
令人意颓然,盎如醉黎衍。
新诗丽吴姬,雾鬓风前卷。
细看发豪放,川奔惊地喘。
才高那可妒,默念耳自反。
不禁数馀年,三眠蚕欲茧。
思君谁与同,月度微云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