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鸡夜唱战尘深,五鼓雕舆过上林。
才信倾城是真语,直教涂地始甘心。
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
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
荒鸡夜唱战尘深,五鼓雕舆过上林。
才信倾城是真语,直教涂地始甘心。
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
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深刻哀伤和批判。开篇“荒鸡夜唱战尘深”,以荒野中的公鸡夜啼作为背景,直指战事带来的荒凉与深重。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
接着,“五鼓雕舆过上林”具体描绘了战争中车马穿梭的声音,以及“倾城”、“涂地”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战火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这里的“才信”表明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深刻体会和确认。
“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则通过夸张的比喻,强调战争中物资的极端浪费和珍贵品物的无谓消耗。这里的“秦苑”指的是军用物资,“胡香”则是贵重之物,用以形容战争中的巨大成本。
最后,“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通过历史上有才华的女子曼倩和她的才艺相结合,表达了对于人才在战乱中被无情摧毁的哀痛,以及对后世可能不再珍视这些宝贵遗产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运用强烈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诗人对于生命尊严与文化传承的关怀。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