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汉明妃,亡吴越西子。
鬼妾赐元臣,孰受卢弓矢。
和戎汉明妃,亡吴越西子。
鬼妾赐元臣,孰受卢弓矢。
这首诗《马头曲(其一)》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以“和戎汉明妃,亡吴越西子”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和戎汉明妃”,指的是汉朝的王昭君,她远嫁匈奴,以和亲的方式维护了汉匈之间的和平。这一句通过“和戎”二字,既描绘了昭君出塞的壮烈与无奈,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牺牲的深刻理解。
“亡吴越西子”,则涉及到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她被选入宫中,后被献给夫差,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这句不仅提到了西施的美貌与命运,更暗示了美色背后的悲剧与历史的无情。
接下来,“鬼妾赐元臣,孰受卢弓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鬼妾”可能暗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或牺牲的女性形象,而“赐元臣”则可能象征着权力与牺牲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孰受卢弓矢”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历史中无辜牺牲者的同情与对权力运作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权力、牺牲与美的多重面向。王逢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历史、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秀挹奇峰佳客对,凌空下视孤鸿背。
夜□云□起山根,老蛟飞出崖裂痕。
高高不放行云度,鸟语去来分晓暮。
直疑种是万年枝,定应叶渍三危露。
班输腰斧频□头,婆娑岩壑□□愁。
□看世事了如梦,静听江声知几秋。
巴南刺史儒林文,怜汝抱材开鉴赏。
赓载长谣□更清,琼钩珠佩相联响。
护雨云初断,登山眼便明。
枫彫丹舞叶,松古绿摇声。
觉宿无穷老,禅关有底清。
小春天不冷,归路尚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