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有琴书不患贫,衰孱犹是苦吟身。
及时难得连宵雨,垂老欣看万物春。
出屋树阴青作盖,过桥山色翠迎人。
北窗一枕高眠后,时狎閒鸥到水滨。
案有琴书不患贫,衰孱犹是苦吟身。
及时难得连宵雨,垂老欣看万物春。
出屋树阴青作盖,过桥山色翠迎人。
北窗一枕高眠后,时狎閒鸥到水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平凡与挑战,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面貌。首联“案有琴书不患贫,衰孱犹是苦吟身”中,“案有琴书”暗示了诗人即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能以琴书自娱,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洁。“不患贫”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贫困的淡然态度,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富足。“衰孱犹是苦吟身”,虽年老体弱,但仍旧坚持创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颔联“及时难得连宵雨,垂老欣看万物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与感慨。连宵雨象征着难得的宁静与滋润,而“垂老欣看万物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喜悦,即使是在生命的暮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颈联“出屋树阴青作盖,过桥山色翠迎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走出屋舍,步入自然的情景。树木的青绿为他提供了遮阳的“伞盖”,而过桥时山色的翠绿仿佛在迎接他,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尾联“北窗一枕高眠后,时狎闲鸥到水滨”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与心境。在北窗下高枕而眠,是对他简单生活的写照,而与闲鸥的亲近,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今年春泽优,麦肥耕不误。
昨近恒作风,踟躇廑忧虑。
田功原可待,何必苦欲速。
拟以此自宽,切切怀转遽。
譬之既得者,患失乃更笃。
观过可知仁,吾过人其恕。
朝来布密云,卓午霏甘㴻。
冥濛势方绵,淅沥声已注。
润砌土含香,洒栏花沐雾。
所乐不存焉,心宽为农务。
青郊雨知时,频岁幸两遇。
何修而致兹,戒满弥怀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