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證,弥天上人与新诗。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證,弥天上人与新诗。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文学家王涯所作,名为《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从内容来看,这是对某位高僧(在此被尊称为“上人”)的赞美之作,庆祝其在考试中获得佳绩。
首句“延英面奉入春闱”,意指广宣上人以其修养和学问进入了春季举行的科考场所。在唐代,“延英”可能是某一特定的书院或学堂之名。这里“春闱”即春试之处,显示出考试的正式与庄重。
接下来的“亦选功夫亦选奇”,则表明上人在选择学习方法和内容时,一方面追求精湛的技艺(功夫),另一方面也注重独特创新的探索(选奇)。这两者的平衡,体现了诗中人物学问与修养的全面性。
“在冶只求金不耗”一句,则是比喻上人的选择,不仅追求最精华的部分(如同冶炼金属只取其中的黄金),而且这种追求不会造成任何浪费或损失,意味着其学习和修行都极为高效。
紧接着,“用心空学秤无私”进一步阐述了上人的公正无私。这里的“秤”象征衡量事物的标准,上人之所以能做到“无私”,是因为其内心清明,能够如同精准的天平一样,对待世间万物。
中间两句“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则描绘了上人的变化能力和人们对其美好品质的期待。这里的“龙门”可能象征着一种神秘的、难以企及的境界,而“莺谷飞鸣”则是指上人如同鸟儿在林中自由歌唱,显示出其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尾句“独喜至公谁是證,弥天上人与新诗”表达了诗人的独特喜悦之情。这里的“至公”,即至高无上的正直和公正,是对广宣上人品德的高度评价。而“弥天”则是赞美之词,用以形容上人德行如同弥漫于天地之间,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广宣上人的多方面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其品格、学问和境界的崇敬之情。
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
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綵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髣髴。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