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多叹逝川,七旬更待十三年。
忘忧却在难忘处,学道还如未学前。
黄鸟竹间催独酌,白鸥花下伴閒眠。
藏书不少名山叶,儿女他时各一编。
岁月无多叹逝川,七旬更待十三年。
忘忧却在难忘处,学道还如未学前。
黄鸟竹间催独酌,白鸥花下伴閒眠。
藏书不少名山叶,儿女他时各一编。
这首诗《独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岁月无多叹逝川,七旬更待十三年。”开篇即以“岁月无多”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仿佛时间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一去不复返。接着,“七旬更待十三年”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有限,让人感受到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颔联“忘忧却在难忘处,学道还如未学前。”这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一方面,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与解脱往往存在于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中,而非刻意追求的遗忘;另一方面,学习之道似乎总是在开始时最为纯粹与热忱,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可能变得功利或疲惫。这两句话既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反思。
颈联“黄鸟竹间催独酌,白鸥花下伴閒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黄鸟在竹林间欢快地鸣叫,似乎在催促诗人独自品尝美酒;而在花丛之下,白鸥悠闲地陪伴着诗人小憩。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藏书不少名山叶,儿女他时各一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后人的期许。藏书无数,犹如名山之叶,寓意丰富的学问与智慧;而“儿女他时各一编”,则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知识与精神财富。这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期待,也是对文化与智慧延续的深沉寄托。
整体而言,《独酌》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生活、自然与知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