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
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
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
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
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孤独与哀愁,他在仕途上的不顺利和个人生活的悲凉,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自伤。
“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这里,“衰门”指的是家宅或宗族,诗人感叹家族中的人数众多,但在官场上却未能结成深厚的交情。“公卿”即是指同僚、朋友,这里表明尽管周围有很多人,却感觉到孤独和不被亲近。
“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映了仕途上的艰难。虽然获得过四次官职,但仍然只能是低级别的官员(元七品),而且在个人生活中也未能建立家庭,保持着单身。
“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这里,“图书”可能指的是家中的藏书或财产,这些都被迫转移或出售。同时,诗人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和谐,可能因为贫困而导致分离。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诗人的孤独感达到了顶峰,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感觉像是一个过客。在黄昏时分,他面对着田野的春色,却只能放声大哭,表达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私生活的不幸,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感,展现了一位唐代士人的自伤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