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

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

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的《送何生龚生归曲江》。诗中表达了对两位学子何生和龚生即将返回故乡曲江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他们的期望与祝福。

首联“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开篇即点明了两位学子远道而来求学的不易,同时也对他们的才华给予了肯定,表达了对他们品德与才学的赞赏。

颔联“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而应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如古代文人所推崇的风雅之风。这里以“风骚”代指高雅的文学风格,鼓励学子们追求真正的学问之美。

颈联“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运用了“鸿爪”的典故,比喻学子们在求学路上留下的足迹,虽已离去,但其影响犹存。同时,“鹗书”指的是荐举人才的文书,暗示学子们的学业成就将得到认可,预示着他们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成就。

尾联“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学子们在家乡的影响力以及他们未来的成就的期待。这里的“仪刑”意为榜样,暗示学子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应成为他人学习的楷模。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贤士张余和崔姓人物,表达了对学子们未来能够像这些先贤一样有所作为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学子们求学之路的赞美,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重视。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感堂表叔见访

一别频年费梦思,为谁此日扫茅茨。

到来野色宜人处,正值秋光满径时。

风月不辞谈夜永,园蔬聊供酌军持。

还期认取天台路,禄洞峰头摘紫芝。

(0)

归田十首·其一

连街童叟拥蹄轮,别酒三杯祝愿频。

携得民情随马足,胜于囊橐闹衢尘。

遥瞻越岭怀乡井,才出安门是野人。

驿路长亭闻鸟语,声声如恋倦游身。

(0)

宿民房早行

早行田间出野关,淩涯涉水几湾湾。

两三孤舍农栖稳,四十八溪驿路难。

远望行人穿树出,近看飞鸟佩云还。

尘途役役何为者,那不教人忆故山。

(0)

送余舅归应试

离家岁一更,旅邸共扬衡。

言别风烟黯,思归羽翮轻。

囊羞无所赠,道远有馀情。

珠海鲲池阔,快登万里程。

(0)

壬子秋捷

秋风淡荡拂天衢,策蹇駪駪逐辙途。

赖有孙阳勤顾盼,得从造父效驰驱。

五羊搴旆翻槐颖,七骏联镳漾海珠。

香桂插馀含雨露,十年灯火念庭趋。

(0)

为己歌

彼丈夫兮我丈夫,何须相拜苦头胪。

茆堂草榻堪栖息,大厦高楼焉用图。

有閒钱,当作福,募化他人空劳碌。

空斋静坐可参禅,那定要钟鼓諠填。

名香宝烛,佛是教人觉,僧是教人和,除贪便是修多罗。

汝何为迷著色相,争竞奔波。东土二三,西天四七。

付授只一人,浑沦无字迹。

又何曾百众千众,长篇短篇。

相似今日大棍乱打人,恶口乱骂人。

问你度得几个,脱妄归真。

休誇成佛成祖,且将什么报君亲。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者不存。

莫问玄旨,古来勤俭是良图,三教圣人皆为己。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