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毕都宪致仕》
《送毕都宪致仕》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国来何晚,龙门去未迟。

四方无事日,一老是閒时。

天地凭藜杖,风花任酒卮。

大臣终体国,去就不嫌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退休的官员毕都宪在南国的归隐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忠诚与个人退隐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首句“南国来何晚,龙门去未迟”以“南国”象征归隐之地,“龙门”则暗指官场,表达毕都宪离开官场的时机恰到好处,既不早也不晚,体现了他对于人生选择的智慧和从容。

“四方无事日,一老是閒时”描绘了毕都宪在和平年代的悠闲生活,作为一位老人,他享受着宁静与自由,不再受公务之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天地凭藜杖,风花任酒卮”进一步展现了毕都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藜杖代表了他行走于山林之间的自由,而酒卮则是他品味生活、享受闲暇时光的道具。这两句生动地刻画出一位老者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的形象。

最后,“大臣终体国,去就不嫌疑”表达了对毕都宪的敬意。即使在退休后,他依然心系国家,不会因为去留问题而产生嫌疑或犹豫,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毕都宪在归隐生活中的自在与满足,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其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的赞赏。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东城被盗得世字

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卫。

所至辄酣寝,屡堕穿窬计。

孤亭夜深墨,风死雨初霁。

有盗穴壁来,攘取逮衾袂。

微思不敌怒,弱力鼓虚锐。

起搏且复呼,可否难量势。

谁云同室斗,函丈莫相继。

两奴眠牖旁,矫首但睥睨。

弃之倚柱休,盗亦从此逝。

惭无牛缺贤,幸脱燕人毙。

亡弓岂须求,失马不必涕。

黎明成感叹,事往若异世。

良贾号深藏,无阂称善闭。

君子勿我誇,得丧求无际。

(0)

陈用之学士挽词·其四

牢落公车待诏时,白头掌故更栖栖。

一生勤苦成何事,只得铭旌数尺题。

(0)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其二

端门魏阙郁峥嵘,灯火成山辇路平。

不待上林莺百啭,教坊先已进新声。

(0)

游洞霄宫

洞霄之名天下闻,洞霄之职宰辅分。

闻名姓往未识面,寄禄于此徒纷纷。

身到仙关不如我,九虎迎门开□锁。

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

风来万壑嘶松杉,水绕百折鸣嵌岩。

门前俗客自敛迹,不待立柱名隔凡。

群仙挽衣留我住,因一相逢忽相语。

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

(0)

赠夏宗禹·其二

丹经千卷浩如林,妙诀无多底处寻。

但要灵台常似水,自然元海会生金。

(0)

端午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一

仙木浮琼醴,香菰簇宝槃。

汉宫三十六,争奉圣人欢。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