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
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
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
祇应归葬处,千两拥山隅。
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
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
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
祇应归葬处,千两拥山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哀荣与哀痛交织的情感氛围,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深情。
“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这里通过门前的戟和突然倒下的树木形象,展示了一个悲凉而又突发的场景。门是家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而戟则常用来守护或庆典,结合“俄惊”二字,可见作者对这意外事件的震惊。
“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孤单的鸾鸟在空中呼应着自己的影子,老凤带领着幼小的雏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盛大的场面,祖先的英灵似乎在送别那些逝去的时代英雄,而这种哀荣之情甚至能震撼帝都。这里的“哀荣”包含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祇应归葬处,千两拥山隅。”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祇应”可能指的是某个应诺或是某种回响,而“归葬”则意味着回到安息之地。千两黄金堆积如山,与山隅相拥,这种富丽的场景似乎在强调对逝者的丰厚供奉和哀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人物、事件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
存心香火接造物,达诚果再逢竹冠。
应言蓬莱有至乐,六十九洞无纤恶。
松姿鹤态不复老,琪蕊瑶房未尝落。
上庵至真闻屡过,口付诀目相琢磨。
公今得妙腾逸驾,我嗟老景飞轻梭。
愿投黄宁拯将溺有香,一瓣致礼敬诵生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