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其三》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

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

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

祇应归葬处,千两拥山隅。

(0)
翻译
正当欢喜门前竖起戟旗,忽然又惊见祭品堆积。
孤零的鸾鸟独自面对身影,老凤凰带着幼鸟独自飞翔。
全城官员前来送别,哀荣之事震动京都。
想必她最终的归宿,会有千辆车马簇拥在山脚边。
注释
方喜:正当欢喜。
门施戟:门前竖起戟旗。
俄惊:忽然惊。
容奠刍:祭品堆积。
孤鸾:孤独的鸾鸟。
空对影:独自面对身影。
老凤:老凤凰。
独将雏:带着幼鸟。
祖送:全城官员送别。
倾朝士:众多官员。
哀荣:哀荣之事。
震帝都:震动京都。
祇应:想必。
归葬处:归宿之地。
千两:千辆车马。
拥山隅:簇拥在山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哀荣与哀痛交织的情感氛围,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深情。

“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这里通过门前的戟和突然倒下的树木形象,展示了一个悲凉而又突发的场景。门是家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而戟则常用来守护或庆典,结合“俄惊”二字,可见作者对这意外事件的震惊。

“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孤单的鸾鸟在空中呼应着自己的影子,老凤带领着幼小的雏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盛大的场面,祖先的英灵似乎在送别那些逝去的时代英雄,而这种哀荣之情甚至能震撼帝都。这里的“哀荣”包含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祇应归葬处,千两拥山隅。”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祇应”可能指的是某个应诺或是某种回响,而“归葬”则意味着回到安息之地。千两黄金堆积如山,与山隅相拥,这种富丽的场景似乎在强调对逝者的丰厚供奉和哀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人物、事件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艾如张

鸿鹄远罾缴,燕雀恋藩篱。

争食蓬蒿下,触网毙祸机。

黄雀老且黠,黄口小且痴。

黄雀戒黄口,辄莫贪腥肥。

(0)

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其一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

存心香火接造物,达诚果再逢竹冠。

应言蓬莱有至乐,六十九洞无纤恶。

松姿鹤态不复老,琪蕊瑶房未尝落。

上庵至真闻屡过,口付诀目相琢磨。

公今得妙腾逸驾,我嗟老景飞轻梭。

愿投黄宁拯将溺有香,一瓣致礼敬诵生神歌。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十二

道人有相访,不求养生诀。

或问琴棋妙,或笑汗漫说。

何州有隐逸,何山富薇蕨。

饭了且分携,日课所不屑。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二十七

大麦未救饥,小麦渐擢芒。

此时农夫叹,政阻接青黄。

多畏频雨泽,只欲暄晴光。

农安吾亦安,朝夕祈苍苍。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三

秋雨不可雷,雷即雨无节。

况当收刈时,只欲天明洁。

夫何连日雨,卧穗恐芽檗。

已失早禾望,晚田幸天辍。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二十四

平生江海性,俗冗不到眼。

偶然牵禄养,遂复事篇简。

所愧道益远,所喜性习懒。

末路终此惠,尤得养樗散。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