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林空诧夜明帘,鳌禁曾迎金炬莲。
却向江城度元日,同看灯箔乐新年。
盘红坐觉光如昼,鞍白端令意欲仙。
归对短檠惟寂寞,酒醒漏永不成眠。
鸡林空诧夜明帘,鳌禁曾迎金炬莲。
却向江城度元日,同看灯箔乐新年。
盘红坐觉光如昼,鞍白端令意欲仙。
归对短檠惟寂寞,酒醒漏永不成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邦衡在异国他乡度过元日的情景。首句“鸡林空诧夜明帘”暗示了诗人身处鸡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地,这里借指海外),惊叹于华美的琉璃灯帘在夜晚闪烁,如同明月般照亮了异域之地。第二句“鳌禁曾迎金炬莲”则回忆起在国内皇宫中迎接新年时的盛况,以“金炬莲”象征皇室的辉煌。
接着,“却向江城度元日”表达了诗人此刻身处江城,与家乡的传统节日氛围形成对比,只能独自欣赏灯会,感受新年的热闹。“同看灯箔乐新年”一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通过“同看”二字,传达出诗人对家乡亲朋共度佳节的深深思念。
“盘红坐觉光如昼”描绘了灯火通明的场景,红色的灯光让夜晚如同白昼,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鞍白端令意欲仙”则写出诗人沉浸在这欢乐之中,仿佛飘然欲仙,心情愉悦。
然而,当诗人回到家中,面对孤寂的短檠(小灯),只有酒醒后的漫长夜晚和无法入眠的孤独,“归对短檠惟寂寞,酒醒漏永不成眠”,这种落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日灯会的繁华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