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三首·其三》
《杂兴三首·其三》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0)
注释
吴王:指吴国的君主,此处特指夫差。
侈:奢侈,挥霍无度。
奇瑰:稀奇珍贵的东西。
翠羽帐:用翠鸟羽毛装饰的帐篷。
红玉杯:红色玉石制成的酒杯。
冠垂明月珠:头冠上悬挂的明珠。
带束通天犀:用通天犀牛皮制成的腰带。
矜顾:自我欣赏,顾影自怜。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
小人:指趋炎附势的人。
奸邪:邪恶之人。
倖门:侥幸得志的机会。
谷米与贤才:粮食代表民生,贤才代表人才。
伍员:即伍子胥,吴国的忠臣。
浮尸:指伍子胥被赐死后,尸体被投入江中。
姑苏台: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
麑:小鹿。
翻译
吴王日益奢侈,服饰玩物都无比珍贵。
身躺翡翠羽绒的帐篷,手持红色宝玉的杯子。
头冠垂挂着明亮的珍珠,腰带束着通天犀牛皮。
举止自傲顾影自怜,每走几步就徘徊犹豫。
小人知道他的喜好,带着宝物从四面八方而来。
奸邪之人借此得势,侥幸之门由此打开。
古人认为国家的珍宝是粮食和贤能之才。
如今看吴王的眼中,却把他们视为尘埃。
伍子胥进谏后已死去,尸体漂流不归。
姑苏台下的荒草丛中,麋鹿悄悄生育小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奢侈生活和权力腐败的诗,通过对吴王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示了统治阶级的贪婪与奢靡,同时也反映出小人趋炎附势、国家宝贵资源被视如尘土的情形。

诗中“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吴王奢侈生活的画面。这些物质享受不仅是统治者的私欲,也反映了社会财富的极端集中。

然而,在“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中,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指出在当时统治者眼中的“国宝”已从原本的粮食和人才转变为金银珠宝等物质财富,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了国家真正的宝贵资源被忽视。

最后,“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伍子胥之死,隐喻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以及昔日繁华如今荒凉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前途和道德沦丧的深沉忧虑。

诗人白居易以其直言不讳、针砭时弊而闻名,这首诗正是他社会批评精神的一次生动体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元墓山楼重见旧题

空寒烟月五湖湾,经岁看花数往还。

片石谁堪同日语,高云终是在山间。

十年西崦虚仙籍,几度东风破醉颜。

欲采青芝徵旧梦,樵风长识郑家山。

(0)

仲夏久雨初霁

到枕不成寐,连宵雨更风。

晓烟笼半郭,新霁慰三农。

庭藓浓含翠,池荷湿晕红。

高槐蝉始嘒,逸韵响晴空。

(0)

忆吉竹山房兼怀金氏诸旧好

岩卉林箊望不分,四山并作翠氤氲。

临溪尽日常疑雨,闭户一身犹带云。

新笋香时惟纵酒,好莺啼后又离群。

年来频作还家梦,更为还家苦忆君。

(0)

雨后湖上

湖上东风雨乍晴,湖中画舫乱歌声。

七桥柳色青摇水,千佛山光绿上城。

名士今犹传历下,尚书终是怨燕京。

不堪往事重怀古,步向沧浪听濯缨。

(0)

读史·其二

东聘联唇齿,南征固腹心。

已成吞魏势,讵料大星沈。

(0)

辛酉九日示弟辈

多难登临易感伤,天教薄暝黯重阳。

雁鸿零落犹成列,鸡犬平安岂待禳。

小市祇工桑榨酒,闲官久已枣为粮。

折萸试问诸昆弟,犹胜登高各异乡。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