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
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
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这是一首描绘奢侈生活和权力腐败的诗,通过对吴王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示了统治阶级的贪婪与奢靡,同时也反映出小人趋炎附势、国家宝贵资源被视如尘土的情形。
诗中“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吴王奢侈生活的画面。这些物质享受不仅是统治者的私欲,也反映了社会财富的极端集中。
然而,在“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中,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指出在当时统治者眼中的“国宝”已从原本的粮食和人才转变为金银珠宝等物质财富,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了国家真正的宝贵资源被忽视。
最后,“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伍子胥之死,隐喻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以及昔日繁华如今荒凉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前途和道德沦丧的深沉忧虑。
诗人白居易以其直言不讳、针砭时弊而闻名,这首诗正是他社会批评精神的一次生动体现。